台北生技網 日期:2018/06/25 06:42:12   編輯部 報導

青年日報記者王玟貽/綜合報導

有潛伏結核者,應投藥預防發病。但民眾可能有沒發病不用治、吃藥傷身、被歧視等迷思,結果等結核菌發威,反而須花更長的時間治療,對生活的影響更大。

結核病是臺灣每年新增病例數及奪命最多的法定傳染病,根據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統計,106年結核病新發病例數有9759人,死亡人數有511人。

潛伏結核感染是指當人體感染結核菌,結核菌在正常免疫作用下有如沉睡般進入潛伏期。潛伏結核感染者不會有任何症狀也沒有傳染力,但體內的結核菌在人體免疫力下降時,會再次甦醒而發病為結核病。

臺大醫院內科部主治醫師樹金忠表示,民眾不接受潛伏結核感染治療,主要有幾大迷思,包含對潛伏結核治療認識不足,認為沒有生病不用吃藥、擔心吃藥影響健康、擔心吃藥會被誤以為是結核病人而受歧視,以及擔心治療花太多時間或打亂生活。

潛伏結核者終其一生有5%至10%的發病機會,潛伏結核治療藥物只要每週吃一次,共吃12次就能解決,療程不長,且關懷員到府關懷是為了提醒吃藥,並非歧視。藥物的副作用也較少發生,且可透過調藥改善副作用,愈年輕者服藥副作用也會愈少。

羅一鈞表示,潛伏結核的治療只有3個月,每週僅吃一種藥,但若等到發病才治療,治療期至少要6個月以上,且每天都要服藥且副作用可能較強,以成本利益考量,在潛伏期時就先治療,絕對利大於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