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用抗生素 讓身體自然對抗病毒

日期:2008/10/14 11:19 【中時健康 趙欣/台北報導】

抗生素濫用已經是台灣相當嚴重的問題,過去甚至發現一個下呼吸道患者竟然被開立多達十四種抗生素,感冒的話一律新給抗生素再說,服用過多抗生素的後果,就是最後導致細菌抗藥性變高,越來越難應付。

中醫師李深浦表示,現代人免疫系統不好,很容易到處發炎,不過由於現今醫學是西醫主導的社會,西醫習慣使用消炎藥或抗生素,但是抗生素一代一代出現,效果卻覺得一代不如一代。抗生素逐漸不靈光,就是因為人不照顧免疫系統、過度依賴抗生素,因為抗生素是靠著打殺的方法,殺死病菌打壓病毒,但是會連帶把好的細菌殺掉;腸胃裡頭很多益菌受到控制或破壞,免疫系統就會逐漸衰退,還是會再度感冒發燒,到最後越來越多病毒在體內,無法用抗生素完全殺掉,免疫系統就越來越糟糕。從中醫立場來說,抗生素不是很恰當的治療方法,卻因為西醫主導的大環境,讓很多人覺得要快速解決問題就吃抗生素,導致後來特殊發炎無法控制,

舉例來說,像是蜂窩性組織炎,通常會施以抗生素治療,李深浦就看過老人最後組織壞死,甚至因為糖尿病併發需要截肢等病例,或者小孩經常扁桃腺發炎服用抗生素,可是發作頻率從原來兩三個月變成到一個月、甚至二十幾天就發作一次,另外還有尿道炎跟子宮頸炎,很多以抗生素治療的疾病都能發現。

李深浦指出,在這個中西醫一起合作的時代,會發現很多中藥消炎的能力是很多抗生素無法達到,對於抗生素已經無效的體質,反而中藥可以發揮效果!比方說,蜂窩性組織炎中藥一吃很快消炎退燒,還有慢性扁桃線發炎,可以靠中藥改善體質、增加免疫系統,效果跟西藥的消炎抗生素是不一樣,只要耐心吃一段時間,自然從內到外抵抗力就會增加。

李深浦認為,有些病如果吃過幾次抗生素都還是會發作,就應該考慮改用中藥治療,很多中藥的消炎作用不亞於抗生素,抗生素有一天會走到瓶頸,副作用越來越多,中醫的治療方法就會抬頭,像是中醫治療扁桃腺發炎、尿道發炎、氣管發炎或是組織發炎的能力都非常傑出,未來更多科學方法證實之後,中醫治療發炎的方法會被社會重用。

--------------------------------------------

正確使用抗生素

抗生素的使用在過去傳染病蔓行的時代是一大利器,不但使細菌無法繼續傳播,也使得人類的死亡率下降。但現在卻有許多人對抗生素產生相當大的依賴性與迷思,不斷濫用的結果造成了目前全球共同存在的一大危機:具抗藥性的細菌越來越多了!

所謂具抗藥性的細菌是指細菌在人類不正確使用抗生素的情況下,藉由各種不同的機制來保護細菌本身,而使得抗生素的使用只能越來越強,才能達到控制細菌生長的目的;倘若不正確使用抗生素的行為持續下去,細菌在物競天擇的定律下,勢必會衍生出更多的強勢菌種,使得所有的抗生素全然失效,屆時人類必定會淪落到無藥可用的地步,畢竟細菌抗藥性的產生比新藥的研發還要快得多。

欲避免此種會令全世界人類惶恐的後果產生,建立正確的抗生素用藥觀念是很重要的。以下則介紹抗生素之正確用藥觀念。

(一)什麼是抗生素?

抗生素是一種可抑制細菌生長或殺死細菌的藥物,早先是由微生物學家弗萊明於自然界中發現到可分泌出殺死細菌的物質;爾後經過許多學者的研究,以合成的方式發明了更多種類的抗生素,以對抗各種不同種類的細菌。

(二)什麼時候才該使用抗生素?

會造成人類感染的來源很多,包括有細菌、病毒、黴菌與寄生蟲等,而抗生素主要是針對細菌感染,非細菌所造成的感染是無法藉由抗生素來治療的。一般人容易對「消炎藥」與鎮痛消炎藥相混淆,若以消炎藥來泛指抗生素也是不恰當的。只有在細菌所造成的發炎,才能藉由抗生素來消炎,並非所有的發炎都可以用抗生素來當作「消炎藥」。至於自己的發炎現象是否是由細菌所引起,則必須由醫師作專業的診斷與判斷,並進行細菌的培養或特殊的檢查來確定,千萬別自作主張,自行購買或要求醫師開立抗生素服用,以避免讓細菌有逐漸生長茁壯的機會。

(三)抗生素該怎麼用?

一旦醫師確定你需要使用抗生素時,必須要遵守以下幾項原則:(1)領藥時,確定自己要服用的藥物中,是否含有抗生素?哪一個是抗生素?(2)固定間隔服藥,讓體內的抗生素濃度保持衡定,才能一舉殲滅細菌。(3)務必將整個療程的抗生素服用完,服用時間太短會造成細菌殺不死的後遺症,唯有依照醫師的醫囑,按時吃藥並確實將所有的抗生素服用完,必要時返診覆檢,以確定細菌已被徹底根除。

(四)什麼是抗生素使用的三不政策?

衛生署為了要建立一般民眾對抗生素使用的正確概念,並避免細菌抗藥性的不斷擴展,推行了所謂的「三不政策」。希望大家都能將三不政策牢記在心,讓細菌能被徹底消滅,且不讓抗生素的使用成為細菌日漸茁壯的推波助瀾之首。

以下就是「三不政策」的內容:(1)不自行購買:抗生素是屬於處方用藥,切勿自行至藥局購買,必須有醫師的專業判斷與檢驗,才能知道是否需要使用抗生素,以及選擇適當的抗生素。(2)不主動要求:許多人會把抗生素當成一般的消炎藥或退燒藥,在醫院求診時總會主動要求醫師開立抗生素。服用不必要的抗生素不但會造成身體的負擔,還可能會產生副作用;此外還會使得體內的正常菌叢受到抗生素的摧殘,免疫能力反而越來越差;再者,抗生素的濫用更會造成藥品資源的浪費,成為全民共同的負擔。(3)不隨便停藥:抗生素的使用一定要按時服藥,並服完整個抗生素的療程,切勿因症狀有所改善而自行停藥,這種行為會造成細菌有機會衍生出抗藥性,原來使用的抗生素就再也拿這株細菌沒輒了。

台灣的細菌抗藥性比例似乎已造就另一個台灣奇蹟;就某些細菌而言,與世界其他國家的抗藥性相較,台灣早已名列前茅。如果我們再不正視抗生素的濫用問題,將來生病無藥醫的後遺症一定會產生,屆時我們只能自食惡果,再度回到沒有抗生素的時代,讓細菌成為人類的頭號敵人。從現在開始,謹記「三不政策」,並確實遵行,以免害到自己,也荼害了我們的子孫。





中時健康
抗生素(Antibiotic)
中時健康
正確使用抗生素
您吃了多少不必要的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