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藥打不起 1周4針→2周4針
日期:2008/10/15 16:30 記者李樹人/台北報導
吃不起! 癌患省掉自費藥全球金融大風暴,讓台灣景氣低迷、股市軟趴趴,也波及原本省不得的醫療費用。部分使用標靶藥物的癌症患者無力負擔,乾脆不吃、不打了,在家等死;或是跟醫師商量,希望藥物可以省用減量,原本一周四針變兩周打四針。「護士小姐,可否幫我跟醫師講一下,把那顆需要自費的藥物刪掉!」一名60多歲的婦人站在台大醫院藥局角落,拿著公用電話話筒,以哀求的語氣,希望護士小姐能幫她一個忙。刪了吧! 1個月可省幾千元因為剛剛批價時,醫療費用之高,讓她嚇了一跳,仔細看了項目,發現自費藥物的價格昂貴,一個月就要好幾千元,老婦人實在付不起,於是打電話回診間,希望醫師可以重新開張處方,刪掉這顆藥,起碼她還可以吃到其他藥。老婦人婉轉地告訴護士,她可以花時間到各大藥局比價,或許可以買到價格較低的自費藥物,只不過,醫師、護士都心知肚明,這名患者可能不會再回診了。這一波不景氣,嚴重衝擊了國內醫療市場,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戴承正表示,最近癌症患者就診人數明顯少了一兩成,不少患者延誤了療程,拖到病情惡化,才來就醫,原因就是再拿不出醫療費了。標靶藥! 成經濟好壞風向球戴承正指出,標靶藥物幾乎成了經濟好壞的風向球,以前景氣好的時候,一個月10、20萬元的救命藥(標靶藥物),幾乎每個病患及家屬都會盡量籌錢,告訴醫師,只要命可以救得回來,花多少錢都沒關係。但最近半年來,景氣惡化,臨床估計,在接受標靶藥物治療的癌症患者中,大約超過兩三成中斷用藥,回診次數也減少了,原因就是沒錢了。戴承正無奈地說,一開始還意會不出來病人所面臨的窘境,直接詢問了幾個患者之後,答案都是一樣,讓人相當無力。現在他幾乎不會再問病人這類問題,免得造成家屬的罪惡感。台中榮總血液腫瘤科主任王輝明則說,最近不少使用標靶藥物「爾必得舒」的大腸直腸癌患者主動要求,可否延長打針時間,原本一周打四針,現在變成兩周打四針。沒錢啦! 負擔不起忍痛停藥由於一針費用接近九千元,一個月差不多就得花上15萬元,盡管有些病患的治療效果不錯,但實在無力負擔,只好拉長治療時程,如此一來,治療效果大打折扣,但醫師也愛莫能助,實在幫不上忙。王輝明說,一名病患已經花了一百多萬元,注射標靶藥物,但最近幾個月沒有按時回診,原因是家裡積蓄已經花光了,而子女工作也不穩定,無力再支付昂貴的藥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