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勝二次癌症

 

‧讀者文摘 2013/05/28 

 抗癌的救命療法往往亦導致癌症存活者二度罹癌。有時候,新癌症是強烈的放射治療或化療所造成,就像凱鮑瑞克的例子...   

 

【撰文/Susan Ince】

許多化療藥物本身就是致癌因素

 

就在跑完紐約市馬拉松大賽兩週後, 美國內布拉斯加州的老師兼田徑教練安姬兒.凱鮑瑞克得知三十二歲的自己患了乳癌。自視頗高、個性堅強樂觀的她,順利完成兩側乳房切除術和化療,並在強效藥物的八次療程期間,只缺了六天課。

 

化療很成功,凱鮑瑞克認為自己擊敗了癌症,也重拾人生兩大最愛:教書和旅行。但是大約一年後,也就是二○一一年的某天,她發現自己不過跑了半圈操場外加爬一小段樓梯,整個人就氣喘吁吁。這一次,醫師診斷出她得了白血病(俗稱血癌),而且很可能是先前化療引發的「副作用」。凱鮑瑞克說:「就好比印在藥瓶背面的小字。」這樁演變把她給嚇壞了。

 

經過多次化療以及一次骨髓移植後,凱鮑瑞克返回東林肯高中繼續教書。但令她不安的是,在接受移植手術前,醫生開了一些藥給她,其中有些竟和導致她罹患血癌的藥物相同,是用來摧毀她骨髓中的異常細胞(但正常細胞也會受損)。

 

凱鮑瑞克加入了一個癌症存活者病友團體。他們面對的全都是第二種惡性腫瘤,而非原先腫瘤的復發或擴散。有時候,新癌症是強烈的放射治療或化療所造成,就像凱鮑瑞克的例子;有時候,則與基因或遺傳有關;另外,有時也可能歸咎於生活方式,例如飲食不當,或接觸了有毒物質。這個團體的人數正在激增;診斷出再次罹癌的人當中,每六人就有一人罹患不同於先前的新癌症。佛蒙特大學醫學院教授瑪莉.伍德說:「如果你把所有第二次罹癌的病人資料彙整起來,就會知道這種情形有多常見。」然而影響較大的,只有原先罹患乳癌、攝護腺癌,以及肺癌的病人。

 

去年六月,二度罹癌成為全美數百萬人的早餐話題,原因是《早安美國》的主持人之一羅蘋羅伯茲告訴大家,她罹患了一種名叫「骨髓發育不良症候羣」的骨髓癌,而她也是乳癌存活者。而且她和大約五分之一的患者一樣,很可能是因為先前接受的化療和(或)放療所致(五年前羅伯茲兩種療法都做過)。羅伯茲接受了親姐妹的骨髓移植,於今年二月重返《早安美國》節目。 更多內容請見《讀者文摘》2013年5月號】